很多人经常称呼外国友人为“老外”,一些人认为把外国人称为“老外”不礼貌。小E倒不这么认为,"老外"的叫法恰恰反应了中国人的幽默感,大大咧咧,随随便便,亲亲切切,就像我们经常喊别人“老李”“老孙”“老弟”一样。


英文中有个词叫foreigner,一些读者把该词跟“老外”对等起来,其实挺不合适的。外国朋友们也都表示他们并不喜欢这个称呼。


究竟为什么呢?


foreigner表面确实指“外国人”,但还暗含一层意思:不是自己人。


在英文词典当中,对其有以下描述:someone who is excluded from or is not a member of a group。


所以如果你说"某某人is a foreigner",这句话的潜台词为This person is not one of us.(此人不属于我们、不属于这里)。


foreigner当然可以表达为外国人,但还暗含一层意思:不是自己人。 


所以当我们在说“XXX” is a foreigner的时候,其实就已经表达了:“这个人不是属于我们这里的”这一含义。


想想如果是外国朋友听到,是不是会有点伤心呢?



那么问题来了,既然这样,我要怎么称呼外国人呢?



方法一:直接称呼他们为“xx”国人


He is American. 他是美国人。

She is French. 她是法国人。


方法二:a foreign friend/an international friend


如果你实在是不知道这位朋友的国籍,你可以将a foreigner替换成a foreign friend(一位外国朋友),这样表达会柔和很多。当然,最好就是用 an international friend。



刚才说的“老外”和“foreigner”都属于第三人称,那么当你面对一个老外时,怎么称呼呢?


中国人称呼彼此,通常用这些说法:先生、女士、师傅、小哥哥、小姐姐等。粤语地区还会说“靓仔”、“靓女”。


而在英文中,比较正式的称呼是mister(表"先生",没有年龄之分),ma'am(表"女士",没有年龄之分),miss(表"年轻女士")。


在国外,年长者也会用“young man”、“young lady”来称呼小伙子、小姑娘。


在某些特定领域,老外还会以职业来称呼陌生男子,比如doctor(大夫);professor(教授)等。


另外,在街头巷尾,同辈之间那种很随意的交流中,男性之间还可以用dude、buddy、bro、mate等说法称呼对方,相当于中文里的“哥们”、“兄弟”等。


而异性之间相互称呼,不宜太随意,还是用上述中规中矩的说法(mister、ma'am);闺蜜之间,或许还可以用girl、sweet、honey、darling,类似于中文里的“亲爱的”。


最后,对于"一群人"的称呼,英文中还有guys这个词(不分男女),类似中文里的"大伙儿"、"亲们"。



那么到底foreigner在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呢?


这么说吧,除了考试的时候可能会用到这个词,但是在生活当中,最好可以不使用,因为现在这个词越来越有一些禁忌的含义在里面了。


举个简单的例子:当我们在境外的机场,过海关的时候,会看到有两个通道,其中一个是“ 外国人通道”,另外一个是“ 本国人员通道”。


虽然中文这么说,但是在英文翻译中,他们会用:“citizens/residents”来表达本国人,而用“non-citizen visitors”来表达外国人,即“非本国人”的含义, 基本是不用“foreigner”的。


既然这样,让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也更加谨慎一些吧~